一、
1920年秋季,黑龙江绥兰道的依兰城附近,群山环抱的深夜里,土匪“花龙”带着四个兄弟悄然潜伏。花龙,名声赫赫,性格凶狠,是这一带的匪首,纵横捭阖,无人能敌。那天,他决定带领一伙人去抢沈家商铺。
沈家商铺的大掌柜沈兴福与奉天的财政厅长王永江关系密切,而沈家经营的商铺遍布黑龙江各地,因此势力不小。花龙迫于经济压力,终于鼓起勇气冲进了这家商铺。没想到,商铺里的伙计们立即反应过来,展开了激烈的抵抗。
此时的花龙并不知道,沈家商铺是东北军吉林省守备旅的重点保护对象,东北军驻扎在依兰。突如其来的抵抗让他措手不及,商铺内的一个营长孙华堂很快带着兵力围了过来。花龙和他的小弟们眼看着不敌,准备逃跑。就在混乱中,花龙的小腿被孙华堂的手枪击中,痛苦地摔倒在地,顿时束手就擒。其他四个匪徒也纷纷被捕。
展开剩余86%被捆绑着押回了东北军的旅部,孙华堂将花龙一行交给了旅长李少白。李少白考虑到沈家的强大背景和沈兴福在奉天的影响力,决定将这些土匪送往奉天,由沈家处置。于是,孙华堂带着这帮土匪一路前往奉天。
抵达奉天后,沈兴福对孙华堂的辛劳给予了丰厚的赏赐,并将这些匪徒送入了奉天第一监狱。
五天后,清晨,监狱的典狱长命令张监长带着狱警将这几个土匪送去接受审讯。花龙知道,如果他们五个被以共同杀人罪起诉,所有人都将面临死刑。但是,若是能找到一个人替死,承认自己杀了两个人,或许其他四个可以免于死刑,只判长期监禁或无期徒刑。
这些土匪曾约定,若不幸被捕,在审讯时通过抽签决定由谁顶罪。花龙深知,此时能否抽到签,决定了生死。
二、
张监长和五名荷枪实弹的狱警将花龙一行押出了监狱,准备坐同一辆囚车。五个囚犯上车后,花龙偷偷朝他的兄弟们使了个眼色,他早在监狱内准备了五个纸团,藏在内衣里。
车厢内,张监长严厉地警告囚犯们保持安静。花龙心中清楚,这是他们的机会。随着车门关闭,四个土匪默默注视着花龙,期待他的暗示。
当囚车开始行驶,花龙巧妙地摊开手掌,纸团迅速分发给他的四个兄弟,每人拿到一张纸团。最终,花龙手中还剩下一个。
尽管四个狱警注意到了这一异常,试图抢夺纸团,但他们还是没能阻止这场“生死签”的分配。张监长看着这些土匪,愤怒地说道:“你们真是不可救药!”他明白了这帮人是在按照他们自己的“规矩”抽签决定谁替死。
果然,其中一个土匪李四抽到了带有红色图案的纸团——一个画了鸡蛋的纸团。四个同伴异口同声地向李四表示同情:“李四,难为你了!”
李四低下头,沉默不语,只是向其他四个兄弟投去一瞥。
就在车厢内,气氛愈发紧张,李四的命运也已经注定。张监长不禁问:“你认为这公平吗?”李四低声答道:“这不仅是公平,还是命运的安排。”
三、
张监长看到李四的反应,不禁有些动容,继续问道:“你们这些绿林好汉,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让李四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?他有妻儿,为什么要让他去死?到底是谁打死了那两个伙计?”
李四突然抬起头,擦干眼泪,坚定地说:“当然是我一个人打死的。我愿意承担这个责任,求监长宽恕,不要把抽签的事情报告上去,给我们一个痛快的结局。”
张监长一时间语塞,他问:“你说你会承认是你一人所为,那你当初为何非要替别人背黑锅?”
李四缓缓说道:“我的命早就注定了,28岁是我的劫数。早在八年前我就算过命,知道这一年我必死。即便不抽签,我也会承担责任。”
张监长听了之后,不敢相信,问:“难道你真的相信命运,竟然认命到这种地步?”
李四深沉地说道:“我曾在奉天遇见过一个算命先生,他告诉我28岁那年,我将死于非命。然后一切都开始应验了。我命中注定要死,哪怕不抽签,最终也会如此。”
张监长愣住了,心中对李四的命运感到一丝悲凉。
四、
审判继续进行,法庭上,法官严肃地问道:“抢劫那晚是谁开枪打死了那两个伙计?”
李四迅速承认是自己开枪打死的,并且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况。法官接着询问他们带了几支手枪,花龙回答:“三支。”
法官从桌上拿起那三支手枪,问:“这支老式左轮手枪是谁用的?”花龙答道:“是我。”接着,法官又问了第二支新式左轮,金贵承认是他所用。
最后,法官拿起一把曲尺手枪,问李四:“这支枪是你用的吗?”李四答:“是我。”
法官继续追问:“金贵,你在那晚开了几枪?”金贵回答:“四枪。”
法官的目光犀利:“你打中了几个人?”金贵有些犹豫,回答:“黑夜中我无法确认。”
然后,法官转向李四:“你打中了几个人?”李四答:“我也开了四枪,是我打死了那两个人。”
法官冷笑:“你们抽签决定谁去死,但你们的口供却不一致。李四,能告诉我,你怎么证明四枪打中了那两个人?你能说出他们穿什么衣服吗?”
李四顿时哑口无言,法官似乎洞察了他们的心思。
五、
张监长最终得知了李四的秘密——他并不是唯一的真凶,而是金贵才是那个真正开枪的人。通过法医报告和尸体伤情,证据表明,金贵才是凶手。
于是,张监长决定为李四争取公正。他和袁树珊一起,帮助李四提出上诉,最终李四被判无期徒刑,而金贵则被判死刑。花龙也因罪行重大,在监狱中自尽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四度过了12年牢狱生涯,直到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,李四获释。尽管他获释,但他一直在寻找袁树珊的踪迹,想要感谢这位命运的引路人。然而,袁树珊早已离开,南下做了更高官的命理顾问。
李四回到家乡,最终过上了平静的农民生活,而袁树珊的命理精准,依旧在社会上广为传颂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